自粘防水卷材的湿铺法和干铺法是两种常见的施工方法,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和需求。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详细介绍:


湿铺法施工流程:

清理基面:

确保基层表面干净整洁,无明显突出部位。

湿润基层:

如果基层过于干燥,需要预先洒水湿润,但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

定位、弹线: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层上弹出卷材铺贴的基准线。

搅拌并铺抹水泥浆:在基层上均匀铺抹一层水泥浆,厚度通常为3~5mm,边抹边铺卷材。

铺贴卷材:

将自粘防水卷材平铺在刚铺抹的水泥浆上,用刮板或抹子排除卷材下的空气和多余的水泥浆。

提浆、排气、晾放:

用抹子或橡胶板拍打卷材上表面,提浆并排出卷材下的空气,然后晾放至水泥浆凝固。

搭接边密封:

在水泥浆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卷材的搭接处理,搭接宽度不小于60mm,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搭接边。

卷材收头、密封:

对卷材的收头部位进行处理,确保密封严密。

检查验收:

对完成的防水层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无渗漏现象。


湿铺法特点与适用场景:

  • 湿铺法利用水泥浆作为粘结层,与基层粘结牢固,不易脱落。

  • 适用于基层较为潮湿或不平整的情况,以及需要快速施工的场合。

  • 但湿铺法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如基层湿度、温度等需严格控制。


62aba85b73ceadd6df4de0b9f415c9a.jpg


干铺法施工流程:

基层清理:

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燥、无油污和杂物。

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基层上涂刷一层专用的基层处理剂,以提高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

节点加强处理: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等节点部位进行加强处理,如增设附加层等。

确定铺贴卷材基准线:

在基层上弹出卷材铺贴的基准线,以便准确铺贴卷材。

铺设自粘防水卷材:

将自粘防水卷材按照基准线铺贴在基层上,同时排除卷材下的空气。

节点密封:

对卷材的搭接部位、节点部位等进行密封处理,确保无渗漏隐患。

工作面移交: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并移交工作面进行后续施工。


干铺法特点与适用场景:

  • 干铺法施工简便快捷,不受基层湿度影响,适用于各种基层条件。

  • 防水层与基层之间无粘结层,依靠卷材自身的粘结性能进行固定。

  • 适用于对基层湿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以及需要快速完成防水施工的工程。


83134cc28111f5acea34523e0fb7f40.jpg


湿铺法与干铺法的对比

自粘防水卷材的湿铺法和干铺法在施工过程、材料要求、环境适应性以及优缺点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这两种施工方法的特征与区别:


湿铺法干铺法
施工流程清理基面→湿润基层→搅拌并铺抹水泥浆→铺贴卷材→提浆、排气、晾放→搭接边密封→卷材收头、密封→检查验收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加强处理→确定铺贴卷材基准线→铺设自粘防水卷材→节点密封→确认验收
粘结材料使用水泥浆作为粘结材料,与基层形成紧密粘结不使用额外的粘结材料,依靠卷材自身的粘结性能固定在基层上
基层要求基层需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明水,且需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平整度基层应干燥、平整、无油污和杂物,对湿度要求不高
施工环境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高温天气下需防止水泥浆过快干燥施工环境相对宽松,不受基层湿度限制
防水效果粘结力强,防水层与基层结合紧密,不易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