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发文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编号为GB 55030-2022发布,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30-2022,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同时废止下列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第3.1.4、3.2.1、3.2.2、4.1.22、4.1.26(1、2)、5.1.3条(款)。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第3.0.6、3.0.12、5.1.7、7.2.7条。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第4.1.16、4.4.8、5.2.3、5.3.4、7.2.12条。四、《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第3.0.5、4.5.1、4.5.5、4.5.6、4.5.7、4.8.1、4.9.1、5.1.6条。五、《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693-2011第3.2.10、3.2.17、3.3.12、10.2.1条。六、《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第3.2.2、3.5.2、3.5.3、4.2.3、4.2.4、5.2.3、5.5.2、5.6.6、5.7.2、5.7.11、6.1.3、6.3.2、6.5.1、7.2.4、7.3.4、7.3.10条。七、《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13第3.2.3、5.1.7条。八、《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230-2010第3.0.1、4.3.1、5.2.5、7.2.1条。九、《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 255-2012第3.1.6、4.6.4条。十、《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第4.1.2、5.2.1、5.2.4、7.3.6条。本规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旧的国标名称为GB/T 23457-2009《预铺/湿铺防水卷材》,预铺、湿铺都执行一个标从和旧规以及征求意见稿的对比的情况来看,新规主要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变化一:新规要求的建筑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总体显著提升。在过往的规范和标准中,明确对于防水层用使用年限做出规定的并不多,目前防水工程国家的质保还是5年,而在新规中除了明确设计工作年限之外,防水年限对室内、屋面和蓄水工程内部三个应用场景进行了提升,具体来看:1)室内防水的要求大幅提升:正式出台的防水通用规范对于室内防水的要求从征求意见稿的“不低于15年”进一步提升至“不低于25年”;2)提升II级屋面防水的设计年限:此前使用的《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相关规定中指出,“I级不低于20年,II级不低于10年”,新规则不分等级统一要求屋面防水不低于20年;3)蓄水工程内壁的防水工作年限首次给予明确规定,不低于10年。此外,相较于征求意见稿,新规中删除了外墙工程防水年限的界定,此前在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外墙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25年”,而在最终落地的规范中删除相关表述,体现出新规对于室内和屋面防水工程的侧重。
变化二:未来采用一级工程防水设防的建筑将明显增多。新规中对于防水等级的划分需结合建筑工程分类和防水环境分类来确定。新规之后,一级工程防水为甲类+I类、甲类+II类、乙类+I类,二级工程防水为甲类+III类、乙类II类、丙类+I类,与征求意见稿的等级划分基本一致。旧规中对于一般建筑的屋面防水要求是二级防水,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新规中将民用建筑全部划为一级防水设防,民用建筑中的地下工程防水全部采用一级防水设防,这就意味着建筑的各个部位防水等级不会低于二级,从实际考虑,可能最大的影响在于新规实施后民用工程地下工程更多的从原来的二级变成了新规中的一级。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朱冬青教授发言指出,中国大概80~85%以上的建筑都可能会被列为建筑防水的一级防水设防的要求。目前现行旧规下一级工程防水的占比约在30%-40%,未来需要采用一级防水设防的建筑有望显著增加。
变化三:建筑工程不同部位使用的防水材料的涂刷层数普遍多刷一层。除了采用一级工程防水设防的建筑比例将明显增加之外,新规对于防水层数的使用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通常,提高防水设计使用年限的方法是通过多层涂刷的方式增加单位面积防水材料的使用量,从而延长防水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比老规范和新规范,其中主要增量贡献在:1)地下工程:I级地下工程防水至少多刷一道,对连接部分提出更高要求;2)屋面工程:平屋面I、II级防水多刷一道,瓦屋面I级防水多刷一道,金属屋面实现从无到有;3)室内工程: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标准,保守预计I、II级室内工程多增一道防水需求,此外,新规新增外墙防水需求。根据《2021年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在28个省(区、市)267家企业生产的275批次建筑防水卷材产品中,发现45批次防水材料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6.4%,较上一年抽查上升5.3个百分点,该产品近3年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3.9%、11.1%、16.4%。根据技术机构分析,建筑防水卷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质量意识较弱,质量控制手段不完备,生产流程控制不严,或为降低生产成本偷工减料。我们预计,新规的颁布将加速市场出清,净化市场环境。防水行业国标产品覆盖率大幅上升,公开招投标市场基本灭绝以非标产品为标的招投标行为,五年公开数据显示,打击无证生产企业500余家,淘汰落后产能和非标产品。我们认为新规对于防水产品品质作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对供给侧提出更高要求,防水材料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为市场提供与设计工作年限相适应的防水材料,进一步出清非标和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确保防水产品品质的提升。
具体来看,新规对于防水材料的理化性能测试条件更加严苛。从理化性能测试条件来看,新规在耐水性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面的条件有所提高。例如,在征求意见稿中,关于热老化的表述是“热老化应在80℃×10d的条件下检测,试验后材料的低温柔性或低温弯折性指标温度升高不超2℃,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及橡胶沥青类防水涂料热老化试验温度条件应为70℃”,而在新规中则规定“沥青类材料的热老化测试试验应按不低于70℃×14d的条件进行,高分子类材料的热老化测试试验应按不低于80℃×14d的条件进行”,天数的延长意味着对于防水卷材热老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防水材料的厚度角度而言,新规不再区分工程类型,对于一道防水层统一做出具体规定。以往防水行业由于没有统一的通用规范,在现行的规范中,是分屋面、地下、道桥等不同的工程类型分别规定,地下部分的卷材厚度和等级无关,而屋面由于不同级别的卷材层数不同,对于厚度要求也有所不同,II级少一层卷材,则厚度会相应地更厚,例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聚酯胎、自粘聚酯胎和自粘无胎中,I级屋面工程对于防水卷材的厚度要求分别是3.0、2.0、1.5mm,II级防水对于防水卷材的厚度要求是4.0、3.0、2.0mm。新规对于一道防水卷材的厚度要求上不再区分工程类型,进行统一规定。老规范规定中,地下有机防水涂料的厚度不低于1.2mm;屋面I级合成高分子涂膜防水厚度不低于1.5mm,II级不低于2mm,与合成高分子卷材或自粘型防水卷材结合时I级厚度均不低于1.5mm,II级不低于1mm;室内工程,水平面聚合物乳液及聚氨酯涂料不低于1.5mm,水乳型沥青涂料不低于2mm,垂直面聚合物乳液及聚氨酯涂料不低于1.2mm,水乳型沥青涂料不低于1.5mm。同样地,新规中对于防水涂料的使用也不再区分工程类型,总体看,新规范对于地下和外墙的防水涂料的使用量有所提升,屋面和室内对于单层涂料使用量并没变化。目前全国防水材料生产企业高达3000多家,其中只有三分之一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2021年CR3仅19.1%,往后看,我们判断防水材料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1)新规对于防水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有望优化整个行业的产品结构;2)房地产投资景气下行时代,防水企业纷纷谋求和央国企地产商合作,而这类地产商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凭借资本和技术获得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3)非房领域的竞争中,例如政府采购越来越严格,部分最低价中标或被取消,政府优先采购清单也有利于鼓励企业生产更多优质产品。为了进一步测算防水新规对于市场空间的增量贡献,首先需要对当前防水行业的市场空间进行预测,目前行业协会披露较多的数据多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收入情况,因此考虑当前地产行业投资景气度持续低迷、疫情反复等因素,本次的测算需要参考两个重要数据:
根据网上披露数据,去年防水市场规模为1461亿元,规模以上防水(营业收入规模在2000亿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87亿元,据此我们可以测算出规模以上防水企业的收入占整个防水市场的比例为74.4%,我们假设这个比例保持不变。
根据网络数据,从防水下游细分应用领域的情况来看,去年中国防水行业下游需求可具体分为:新建住房市场规模为455亿元,占比31.1%;旧改大改市场规模为327亿元,占比22.4%;短期修缮市场规模为236亿元,占比16.1%,其中受地产投资下滑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新建住宅需求,同时结合防水行业协会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2022年新一轮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防水行业的影响分析报告》中提到,建筑防水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大房建(40%)、大基建(40%)、城市更新等(20%)领域,其中大房建包括房地产、其他房建等,房地产占大房建的60-70%,则房地产占比约为24%-28%;大基建包括轨道交通、管廊、水利、高铁(普铁、货运)、高速公路(桥、隧,省县高等级公路)等,据此我们可以大致将防水下游需求占比分为新建住宅31.1%,短期修缮16.1%,旧改大修22.4%,基建及工业建筑需求占比约30.4%,在后文的测算中,我们合理假设2022年防水下游各需求占比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