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防水工程中,设计、选材与施工是确保防水效果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环节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以下是对这些误区及其对策的详细分析:


PART

01
防水设计

u=3760149160,2775235941&fm=253&fmt=auto.jpg

误区:

过分依赖图集和标准:

部分设计师可能过于依赖现有的图集和标准,而忽视了具体工程环境的特殊性,导致设计出的防水方案与实际情况不匹配。

不考虑地域环境与施工环境:

防水设计没有根据地域气候、建筑物用途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导致防水效果大打折扣。


对策:

实地考察与个性化设计:

设计师应在设计前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工程环境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地域气候、建筑物用途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

综合评估与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维护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PART

02
防水选材


5bd780484c9c3fc4e5a3305c52b18c8.jpg


误区:

盲目追求低价材料:

一些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盲目选择低价防水材料,而忽视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忽视材料的相容性:

在选择防水材料时,没有考虑不同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导致防水层出现分层、脱落等问题。


对策:

注重材料质量与性能:

在选材时,应优先考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优质防水材料。

考虑材料相容性:

在选择多种防水材料时,应确保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避免出现分层、脱落等问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进行确认。


PART

03
防水施工


8ebdf35d54783cf2df4ebcec4af8b0f.jpg


误区:

基层处理不到位:

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或存在裂缝、凹凸不平等问题,导致防水层与基层粘结不牢。

施工工艺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涂刷、铺贴等操作,导致防水层出现空鼓、气泡等问题。


对策:

加强基层处理:

在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和修补,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无裂缝、无凹凸不平等问题。可以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打磨等方式进行处理。

规范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涂刷、铺贴等操作。涂刷时应均匀、无遗漏;铺贴时应确保卷材与基层粘结紧密、无空鼓、气泡等问题。同时,还应注意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避免对防水层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建筑防水工程中的设计、选材与施工环节均存在误区。为了确保防水效果和质量,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避免这些误区。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工程环境的特殊性、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的规范性等因素,以确保防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效果。